8.是困难,也是机会

作品:《长媳

    即便天黑了匆匆到家,然后囫囵吞枣的吃几口饭就马上去读书,且读书更加用功,像是忙着要参加考试的架势,但是知初知道,秀一年纪小是不能去考试,那是什么原因,让他这么着急呢?

    殷家夫妇忙碌着农活,也没有注意到秀一的反常。看着越来越烦躁的秀一,知初很想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可是秀一越来越忙了,现在两人能见面的时间居然只有吃早饭的时候了,而且还是秀一拿起知初给他准备好的早饭,仅仅说一句谢谢的时间。

    知初现在殷家很自在,确切的说是和殷大娘、秀田秀水更熟悉。善良的殷大娘像母亲一样温暖着知初,秀田秀水像是弟弟妹妹一样,秀田天天疯玩,要不就是跟知初要吃的。秀水小尾巴则完全被知初香香的美食和漂亮的衣服荷包给收买了,现在胖乎乎的秀水可是全村最好看的女娃娃了,衣服还是原来的衣服,多了很多可爱的小装饰,简直是美翻了。每次出门玩,都把同村的小女娃给羡慕得不行不行的,所以人家秀水小朋友可是殷家村第一可爱的小女娃呢!

    可是知初跟秀一还是礼貌且疏离,因为秀一总觉得自己是大人了,不能总跟着女人混,像秀田那样死皮赖脸的缠着知初做好吃的事情,他是做不出来的,虽然每次秀田端着食物回屋,他也会使用一些手段“适当品尝”一点。再者,就是他每天早出晚归的去学堂,跟知初还真是接触不多。

    看着越来越焦躁的秀一,知初让人小鬼大的秀田去问,结果问了两次都被轰了出来,把秀田气得肚皮鼓鼓,然后咬牙切齿的找知初要好吃的补偿他。这样的情况,知初越发觉得反常,而小秀田虽然生气,也很担心,他跟秀一同屋,看着哥哥经常读书到半夜,虽然不理解也很心疼。所以,他决定换个策略,向和家里有同哥哥同窗读书的小伙伴打听一下。

    这天,晚霞铺满天空,袅袅炊烟升起,迎着余晖中秀一却早早的下学了,可是刚进门的他很不高兴,秀气的眉头紧紧皱着,眼底还映着红红的痕迹,而且连饭都没吃就早早回屋了。相反,一向闻着饭味儿回家的秀田,则是迟迟不见人影。大家很纳闷,却也不清楚到底怎么了。

    殷大娘和知初出去找秀田,终于在村外的大路上找到他了。秀田低着头使劲儿跑着,都没听见殷大娘喊他,还是知初一把拽住他。秀田站住脚,一看是娘亲和知初,气都没喘匀,脱口而出:“大事不好了,我哥完蛋了!”

    没头没脑的一句话,可把殷大娘给吓坏了,赶忙就问:“怎的呢?你哥惹事啦?”

    秀田边喘粗气边摇头,缓过来了,才说:“不是,娘!不是我哥,唉,也是我哥的事。”

    知初扶着殷大娘,殷大娘自己拍着胸口,急问:“咋的呢?到底啥个事儿呢?”

    秀田看把娘吓到了,赶忙说:“是我哥的夫子,先生再过几天就不教他们了。原本先生是打算过了年再回去的,但是七八天前,夫子的老家来人接他回去,新的先生还不知道啥时候来呢。我哥这是上火了呗。”

    殷大娘一听这是大事,结果自己家一点消息都没听到,惊讶又生气。惊讶事情这么突然,生气的是村里人都不知道,虽然农田里是忙,可是这么大的事情,村长一句话也没说过,这就不对了。偏偏两个孩子,一个早知道也闷着不说,另一个刚知道就说话没头没尾的竟吓唬人,真是恨人。虽然秀田把消息传回来了,殷大娘还是生气他说话让人着急,气的虎着脸揪着他的腮帮子就往家里走,秀田一路嚎叫也没能让殷大娘消气,知初只能在后面默默的跟着。

    到家后,秀一还是没有出来,看来晚饭是不吃了。秀田捂着腮帮子,细细将这几天打听到的消息一五一十的说完,殷家夫妇才知道原委。

    原来是学堂的夫子年纪大了,之前夫子和家里说好,等他上了年纪就回去养老。本来打算过了年,等新夫子到了再离开,可是夫子的兄长突然生病,再加上年事已高,对他十分挂念,十分不忍心他一个人这么大年纪还在外面生活,所以想让夫子早些回去,就派来他侄儿接他回乡颐养天年。

    说起来,据说当年筹建学堂也是费了一番心思的。青阳县城里,是有学堂的,而且学堂的夫子都是名师,教出来的秀才也不少,临近县城的孩子交了束脩都是可以去上学的。如果考过了童生试,成了秀才,县学就会有更好的夫子免费教针对科考的课程。但是偏远地区就不是这样了。

    原本殷家村人口少,而且地处群山环抱之中,出来进去的路途也不太方便。自然人口也是很少,所以适龄上学的孩子就更少了。这样一来,在这样的地方设立学堂,即便生源不足,学堂也得盖,夫子也得供养,投入的银两不会少,最终也不会有政绩出来,因此历任县太爷都选择性的忘记了这样边边角角的小村落。

    原本不读书也没有对生活产生影响,但是后来发生了很多次出门贩卖货物,因为不识字而遭受欺骗的情况,让村里人们开始认识到识字的重要,所以才会联合二十里之内的刘家村、张家村和李家堡,四个村子合资筹建一个学堂,学堂就在离其他三个村子距离相差不远的李家堡,即便这样,学堂到殷家村也得五里路。不过这样一来,四个村的孩子就都能有学可以上了。

    学堂建成一直就是夫子一个人,当年30多岁的夫子,如今也已经五十多岁了。尽管大家都十分尊重夫子,但是家里侄子想要长辈颐养天年的孝心,谁也没办法阻拦。可是,现在的问题是,如果都没有合适的人选补上,学堂再过几天就没有人来教课了,4个村子20多个半大小子要么去县里读书,要么就只能回家种田了。殷大娘夫妻听完,忍不住叹气,先生年岁确实已高,不能拦着人家不让走,但是让秀一回家来又不甘心。

    当年忙碌没人帮忙管孩子,秀田又是正胡闹懵懂的时候,不得已就早早让年仅5岁的秀一就去学堂了,比其他家的孩子还要早上三四岁。每天天不亮,殷大伯就悄悄背上还在睡觉的秀一,带上殷大娘早早准备好的两个人份的早饭,把他送到夫子那拜托夫子照看一下,然后他再赶到田地里干活。这样待到天色大亮,秀一醒了,就会和夫子一起吃早饭。

    没想到年纪小小的秀一,除了最初几天怏怏不乐,后来竟然读书读的很好,夫子原先就说过上了十二岁,年龄够了就可以去试试童生试,以秀一的天分,考个童生是很有希望的,偏偏秀一如今才十岁,先生却要离开。所以夫妇俩自然不愿意秀一回家种地,既是不忍心孩子的努力半途而废,也是有个奢望,万一能考过童生试,成了秀才老爷,那就是光宗耀祖的大福气了。

    去县里读书是很大一笔花销,一般庄户人家是不会去的,再者农村的娃娃一般是到了十三四岁的年纪,刚好读了五六年的书字认识差不多,很多人就不继续读书了,当个伙计或是做个小买卖够用就行。夫子在这里教了二十几年的书,也就考出5个童生,能去县学免费读书。自己贸然送孩子去,也不见得就保准能行,毕竟祖上也没有读书人不是?

    沉默的晚饭过后,殷大娘让秀水跟知初回屋,然后他们夫妇回屋商量,明天早上去村长家问问大家有什么想法,想必四个村子的村长也会把这个大事情看得很重,一定能有个说法,然后自家好决定该怎么安排秀一的事情。结果殷大娘回屋片刻,就看见秀田端着饭菜从屋里出来,放回厨房了,秀一一口都没有吃。

    殷大娘扭身从窗户边回头,跟殷大伯说:“看看你儿子,真是没辙了,跟自己生气呢。走,咱们去村长家,问问到底咋个事儿。”

    殷大伯磕了磕水烟袋,头也没抬,说:“明天再说吧,天也不早了,去能问出啥来。”

    殷大娘指了指秀一的屋子,嘴里却说:“也不知道中了哪个的邪,这个架势,要是真不读书,孩子得给自己憋个好歹的。明天问,也是今天的结果,为啥不今天去问问,要是有个章程,就能让孩子解解心宽呢?”

    殷大伯没再言语,抬脚就出门了。过了好半天,不见殷大伯人回来,殷大娘有些担心,急的频频瞪着大门,后来也是心焦,就喊上秀田作伴,两人往村长家去了。

    这边知初看出殷家夫妇的无奈,也看到秀一对读书的不舍和不甘,本来打算吃完饭,先和殷大娘商量一下,如果没有夫子补上的情况下,自己可以试着给秀一上课。现在如果能够给秀一上课,既可以解决现下他焦如斗兽的困境,也可以为殷家省下一些束脩费用,结果殷大娘夫妇愁得顾不上别的,就前后脚匆匆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