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46

作品:《年代文里随娘改嫁养娃

    从区政府出来, 夏春望和江采莲一脸喜气。

    二人沿着林荫道,并肩走着。

    一个是俊眉朗目的青年军人, 一个是风姿绰约的秀雅女子,过往的行人纷纷扭过脸来看着,有羡慕的, 有不屑一顾的, 也有窃窃私语的。

    江采莲有点不自在,夏春望也有点拘谨。他知道是穿着军装的缘故, 可今天是个重要日子, 一定要穿上军服以示纪念。

    到了街口, 夏春望掏出怀表看了看时间。

    “采莲, 咱们去买喜糖吧?”

    “好啊……”

    江采莲抿着嘴笑着。

    这是娇娇特意叮嘱的,说结婚了要撒点喜糖和瓜子, 让大家都沾点喜气。

    夏春望和江采莲进了一家商店。

    二人朝货架上瞅了瞅, 有奶糖, 有水果糖,还有混在一起的杂糖, 花花绿绿的,很是诱人。

    江采莲瞄了瞄价格说“春望,要杂糖吧?口味多,价钱也公道……”

    夏春望就跟店员说“师傅,称两斤杂糖, 分成两包……”

    店员麻利地抓了糖果,上称称重, 铺上草纸,三下两下就包好了。

    “先生,一共是两千块(旧币)……”

    夏春望从挎包里掏出了两张纸币,江采莲赶紧拦着。

    “春望,我来付吧……”

    夏春望却不由分说,把纸币递给了店员。

    江采莲也不便争让,就由着他。

    二人提着两包糖果出了商店。

    夏春望见四下里无人,就笑着说“采莲,我领的津贴一直攒着呢,够用……”

    江采莲抿着嘴笑了笑。

    春望哪有什么钱啊?部队上是供给制,春望一个月领两万块津贴(旧币),这些日子花费不少,恐怕都见底了。当然,她也好不到哪里去,一个月八万块(旧币)只够日常开销的,其它花费就要动用那笔积蓄了。

    这会儿,正赶上中午吃饭。

    二人进了一家面馆,找了一个临窗的位置坐下。

    “伙计,来两碗阳春面……”夏春望招呼了一声。

    不过片刻,面就端上来了。

    满满的两大碗,上面撒了葱花和海米,香气四溢,很是诱人。

    “春望,多吃点……”

    江采莲拨了一半给夏春望,夏春望大口大口地吃着。她见春望吃得额头冒汗,就想拿帕子给他擦一擦,可到底没好意思。

    吃了饭,夏春望从挎包里掏出了一卷纸币。

    “采莲,津贴都交给你了,需要买什么东西,你就看着办吧……”

    “好……”

    江采莲也不客气,一副管家婆的架势。

    二人从面馆里出来,在弄堂口买了两包瓜子和五香豆。

    “采莲,这些零食你带着,让娇娇和豆豆吃……”

    夏春望把糖果、瓜子和五香豆分出来一半,递给了江采莲。

    江采莲搁进了手袋里,笑着说“春望,我上班去了……”

    “好,我送送你……”

    夏春望把江采莲送上了电车。

    他和采莲只请了半天假,还要赶回去。

    今天是领证,等办了婚礼才算成亲。他跟采莲商量好了,打算下个星期天就举办婚礼,部队上没那么多讲究,把新房收拾一下就成了。

    夏叔叔和妈妈领结婚证了。

    一放学,江晓月牵着外公的手,一路小跑。

    “娇娇,慢一点,慢一点……”

    江瑞丰见晓月急火火的,忍不住笑了。

    “外公,咱们赶紧回家吃喜糖啊……”

    江晓月抑制不住地兴奋。

    她想看看妈妈的结婚证长啥样子?这是解放后的第一批结婚证,放在后世可以当纪念品收藏的。

    到了公寓,江采莲还未到家。

    江晓月就趴在窗前,眼巴巴地等着。

    见妈妈一进门,就扑了上去。

    “姆妈,快把结婚证拿出来,让我看看……”

    江采莲红着脸,从手袋里掏出了一卷红纸,上面还扎着一根红丝带。

    江晓月打开来看了看,江瑞丰也瞅了瞅。

    “外公,舅舅什么时候去领证啊?”

    “快了,快了……”

    江瑞丰乐呵呵的。

    采文赶在月底结婚,家里都准备好了,就等着接新娘子呢。

    说话间,江采莲从手袋里掏出了一包糖果和瓜子,还有一包五香豆。

    “娇娇,吃糖喽……”

    江晓月捏了两块牛轧奶糖,一块递给了外公,一块剥开来,塞进了自己嘴里,甜甜的。

    江采莲把糖果和瓜子分了分。

    “爹,这些您带回去,请外公外婆,还有舅舅、舅妈们吃喜糖……”

    江瑞丰提着公文包,乐呵呵地回家了。

    一连两桩喜事,真是双喜临门啊。

    第二天,江晓月带着两块水果糖去了学校。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她见了秦小苗,就塞给她一块。

    “小苗,吃糖……”

    两个小姑娘看着黑板,脸上鼓鼓的。林老师发现了,就让江晓月站起来领读,江晓月含糊不清地念了一遍,临到最后才把糖咽了下去。

    林老师只好让她坐下。

    结果,全班同学都知道江晓月吃糖了,几个馋猫猫还偷偷地咽了咽口水,其中就包括钟建军。

    中午放学了,江晓月去了外婆家。

    豆豆一见到姐姐,就举着小手说“姐姐,吃糖了……”

    一家人都吃了喜糖,甜蜜蜜的。

    太公太婆坐在屋檐下,笑呵呵地说“这领了婚书,娇娇就有新爹爹了……”

    江太太也开了箱子,找出一块绸子被面,说要套一床新被子给采莲当嫁妆。许秀芝(娇娇的大外婆)也过来说话儿。

    “弟妹啊,采莲回来了赶紧量量尺寸,我给采莲做身新衣裳备着……”

    谢秋芳(娇娇的小外婆)也跑过来打听。

    “二嫂啊,采莲的事赶紧通知亲戚啊,回礼就用自家铺子的点心好了……”

    因为是革命婚礼,江瑞丰和江太太不想大操大办,除了自家人之外,亲戚门上就不通知了。谢秋芳有点失望,本想着采莲找了个当官的,好好办一场呢。

    一家人都喜气洋洋的。

    江晓月跟豆豆说“豆豆,以后见了夏叔叔就喊爹爹哦……”

    她自己喊不出来,就先教会了豆豆。

    她还让外婆做两串香包,说天热了,给夏叔叔熏蚊子。

    就在这天下午,驻地召开了紧急会议。

    这是一个动员会,由周政委亲自主持。

    “同志们,刚刚接到上级指示,部队整编工作开始了,师团一级都在整编之列,在座的都是营级以上干部,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周政委传达了通知精神。

    这是全国性整编,各大军区都申报了精简员额,籍此减少军费开销,减轻财政负担。师部这边是成建制的复员转业,以营为单位分批进行,在一个半月内完成。

    “政委,咱们团集体转业?”夏春望吃了一惊。

    “是啊,和平年代了,同志们也要换个战场,去支援地方建设……”

    话是这么说,真要离开部队了,谁能好受?包括吕团长在内,半天说不出话来。几位营长更是沉着脸,红了眼眶。

    “同志们,这是上级组织的安排,作为军人一切行动听指挥……”

    周政委做着思想工作。

    其实,他心里也不好受,在部队生活了那么多年,早就把这里当成家了。可该做的工作必须得做,只有干部们的思想通了,才能做好基层的安抚工作。

    从会议室出来,夏春望就下了连队。

    整编很突然,动员工作一定要做好,这是和平年代的首要任务。

    这么一来,夏春望跟采莲的婚事又推后了。他想跟采莲打个电话,可整编之事属于机密,不能对外透露,就打算过两天再说。

    这一忙,就是一个星期。

    团里的动员工作展开了,与市里的接收部门也联络上了。

    按照政策,全团就地复员转业,由市里统一接收。对转业军人的安置,市里也做出了安排,公安、交通、高校、厂矿等部门正需要革命同志加入,尤其是公安机关计划接收大批人员,扩充地方上的安保力量。

    周政委很乐观,鼓着劲儿说“同志们,不要愁眉苦脸的,过去咱们在一个战壕里扛枪打仗,转业了不还在一起为革命工作?”

    夏春望的去向,周政委跟他谈过了。

    “春望,你年轻又有文化,业务过硬,好些单位都抢着要,公安那块儿早早地就圈上号了……”

    夏春望心里稍安。

    做公安没有完全脱离本行,也是他喜欢的。

    到了星期六,夏春望跟江采莲通了电话。

    “采莲,部队上最近很忙,婚礼恐怕要延后了……”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春望,没关系,我等着你……”

    江采莲不便追问,可心里着实挂念。

    回到家,她忍不住跟晓月说了。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姆妈,部队上是不是有什么事啊?”

    江晓月有所猜测,却未想到是成建制的转业。本来,她都准备好了,星期天见到夏叔叔,就让豆豆喊爹爹,还要把香包送给夏叔叔,可夏叔叔过不来,计划也就落了空。

    豆豆对新爹爹更是渴望。

    他掰着手指头,算着日子。

    还仰着小脸问“姐姐,夏爹爹啥时候来啊?”

    “快了……”

    江晓月盼着夏叔叔赶快忙完。

    喜糖都吃过了,婚礼不能再延后了。

    一直忙到了月底。

    夏春望和同志们送走了一营二营,接下来还有三营和四营,最后是团部。因为事务繁忙,夏春望顾不上去参加采文的婚礼,江采莲就全权代表了。

    婚礼定在了农历四月十二,正好是星期天。

    江采莲带着晓月和豆豆吃了喜酒。

    喜宴结束后,江太太拉着采莲说话儿。

    “采莲,你和春望的日子定了没有啊?”

    江采莲也不晓得春望那边什么时候才能忙完,就笑着说“姆妈,着什么急啊?部队上能跟咱老百姓一样?”

    “采莲,没办婚礼就不算完婚啊……”

    江太太忍不住叨叨了几句。

    看看采文和书遥不但领了结婚证,还按照旧礼准备了婚书。这是公爹和婆婆坚持的,说要按照老规矩来办,那些新玩意只是个点缀,做不得数的。不然,亲朋好友哪里晓得你们结婚了?

    这么说也有一定的道理。

    婚礼一个是喜庆,一个是告知,就像一种仪式宣告着一个小家庭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