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8章 第 208 章 并2无4幸6灾8乐祸。

作品:《清穿之皇长子

    就算四贝勒胤禛接受并欣喜于自己“弟弟”的身份,并以为自己可以“逃过一劫”,但当他们在乾清宫接旨并前往上驷院问话的时候,胤禛依旧被自己亲爹的刻薄震惊了。

    过去二十多年的时光中,怎么就没看出来汗阿玛是个如此刻薄的男人呢刻薄的对象还是他心疼了三十年的胤礽。

    “奉旨问二阿哥话。”胤禔看着跪在地上的胤礽,心里也叹口气,对方看上去憔悴不少。如果说在承德那会,胤礽还处于一种诡异的、应激似的亢奋状态,那么现在他似乎彻底认清了自己的处境。

    “胤礽在。”

    “奉旨问胤礽,在承德是否意图兵变,谋害皇父是否与诸多大臣结党营私、行为不法说岂有三十年的太子之言,巧言令色居于东宫之时,骄奢淫逸、恣意妄为”

    这还不算完,胤禔怀疑康熙或许这段日子就琢磨怎么杀“礽”诛心,这问题一个接着一个。

    胤礽脸色惨白,答到最后的时候,他几乎是趴在地上,整个人像水里捞出来的,说不出话来。四贝勒和直郡王面面相觑,最后道,改日再问。

    “起来罢。”胤禔把胤礽扶起来,他没有那个看别人倒霉就特别高兴的癖好,看见一向骄傲的胤礽变成这个样子,胤禔心有戚戚,并无幸灾乐祸。

    如果说之前的胤礽还有些虎死架不倒的气势,这会他汗流浃背,就真显着落魄了。

    “太、二哥您有话要禀告汗阿玛吗”胤禛道“之前皇上也说了,二哥说了什么,要代奏。”

    “我”胤礽升起了一点微弱的期待,如果汗阿玛还愿意听自己说话,他认输、他低头,会不会结果稍微好一点。于是他道“臣有罪,请大哥和四弟代为禀告汗阿玛,胤礽多赖汗阿玛抚育,绝无谋害君父之心,只是难以约束属下,以至今日之祸。此皆臣之过。”

    “指斥乘舆,心机诡谲”

    康熙在乾清宫里看着胤禔和胤禛的问话记录,不仅没有缓和情绪,反而更愤怒了。胤礽说的一切都被老皇帝看成了狡辩。

    “智足以拒谏、言足以饰非。说的就是他”皇帝气的双手发抖,站在乾清宫痛说胤礽的种种不是,简直要把这个儿子骂成当代头号不忠不孝之人。

    胤禔听的皱眉,等到康熙开始说“朕当年就该看出来,当初西征的时候,他就盼着朕早咽气”他终于忍不住了。

    “汗阿玛,儿臣有一言,请汗阿玛许臣说出来。”

    气的喘粗气的皇帝看着他,道“说”

    “当年西征,儿臣回京的时候,曾见过二阿哥为汗阿玛的病情垂泪。”胤禔呼出一口气“他是怕您担心所以面上不显。二阿哥是皇上一手抚育养大,今天他也说了,是他的罪他认,但他绝无谋害皇父之心。”

    “那是他巧言令色,诡辩”

    康熙说着说着更气了“到了这个地步,他不过是为自己开脱罪名,你还替他说话他做了多少事,朕叫你问话已经说了不少。你倒是记得他还是你的弟弟,可他记得有你这个兄长你是不是忘了,你还是朕的儿子”

    “汗阿玛”胤禔也上火了,平时康熙很冷静,怎么今天这么失常。把胤礽说成十恶不赦,臭名昭彰对他有什么好处

    到最后人家不还是要说,是康熙皇帝教子无方,以至于今日之恶果

    “胤禛”康熙抖着手指着胤禔,“你给朕把他送到、送到”

    四贝勒好怕皇上发怒,说把直郡王也送到宗人府去。老爷子诶,您可别再折腾了。

    他提着心,所幸康熙最后挤出一句“把他给朕送回郡王府,让他在家反省,想明白是朕的儿子,还是胤礽的哥哥”

    胤禛和胤禔一起出来,此刻他心中唯有感佩,或许有人会觉得直郡王太蠢了,引火烧身惹怒天子。但胤禛觉得,大哥能秉着公平之心,为二阿哥说话,足证是真的为人坦诚厚道,心底无私。

    过去那些事他不知道,但直郡王今天说出来的,胤禛信了。其实他也觉得,二阿哥没有弑父之心,而且他认为,皇上非要逼着太子说自己弑父,有害无益。

    三纲五常,父为子纲,这是有先后关系的。太子到了要弑父的地步,难道皇上就清白了

    从来有慈父方有孝子,如果儿子和父亲失和,那么做父亲的多少也会被人视为“对儿子过苛”或是“对儿子过于宠溺”。

    总之,做父亲的对儿子的行为要负责,皇上对太子的行为脱不开干系。

    “弟弟佩服大哥。”哥俩上了马车,胤禛就道“易地而处,今日若是弟弟自己,怕是不敢为二哥说话。”

    “你能这么说,足见你在我的位置,也会替他说句公道话。”

    胤禔叹道“其实我不只是为了老二。说实话,他那些事我听说过一些,也生气。可四弟想过没有,咱们问话有些事情是风传,有些根本是攀咬。汗阿玛今日若是由得人这么对待胤礽,他日咱们兄弟若是也被人攀咬,会是个什么下场”

    还不到而立之年的四贝勒心里一沉“大哥说得对,放任臣子攀咬皇子,这是恶例,不可开。”

    乾清宫中,康熙这会还在大喘气,却在西暖阁里靠着看奏折。梁九功叫来了太监为皇上按肩抚背,梁公公站在一边劝道“主子,气大伤身,您千万保重啊。”

    康熙喘气匀净了些,闻言睁开眼笑道“朕没生气。嗐,到了这个时候,还能站出来给胤礽说话的,也只有老大了。”

    有些话康熙不会对太监说,但他发落了胤禔,打发了胤禛,就一直在想年轻时候读史书的事。当年康熙还不到二十岁,侍读学士陪着他读书,念到通鉴与唐书中太宗废储的事情。

    彼时康熙觉得,李世民太不果断了,与其让仁懦的李治上位,还不如在废掉李承乾之后,让魏王李泰马上入主东宫,焉知李治不能保命。

    后来立了太子,康熙又想,自己同胤礽绝对不会到太宗与承乾的地步。

    可如今太子废了,又要清算罪名,打击同党,又要考虑下一位储君人选的时候,康熙才明白太宗李世民的心情。废太子是疼爱了几十年的儿子,还有余下的其他子胤,难道真的让一个心机诡谲之辈继承皇位,任由他琢磨兄弟吗

    为君为父,如何忍心。康熙将手搭在额头上。所以当时他虽然生气,可现在气平,他还是觉得,胤禔做的对、做的好。若是此刻胤禔落井下石,任由旁人攀诬胤礽,自己又会是什么心情

    不管是兄弟关系,还是多年来储君与郡王的上下之别,康熙觉得胤禔都算得上仁至义尽。

    “大哥居然还替废太子说话难道他对储位就真的没什么想法”三贝勒坐在上房自言自语“为了废太子触怒汗阿玛,费力不讨好,何苦来哉”

    三福晋横了他一眼,脸上的表情完完全全是嘲笑,她想说什么,最后还是咽了回去,自己看儿子的功课。胤祉自言自语半天,发现福晋不搭理自己,没法子就挪动一下问道“你说呢”

    “”三福晋叹口气“我说爷,我问您件事。”

    “哦,你问罢。”

    “若是哪天咱们家弘晟犯了错,你打他、骂他,弘晴就站在旁边站着看,你高兴吗”

    噫,三爷皱眉想了一下那个场面,牙疼似的说道“弘晴就不劝劝”话说出口,他就明白了自家媳妇的用意。作为长兄,于情于理,不管是出于兄弟友爱之情,还是让父亲不要犯下杀子之过,他都该劝。

    能为了父亲不犯下大错,能拼尽全力保全父亲和弟弟的父子之情,这是孝子啊。三爷叹道“以后若是有人说大哥是个武夫,我头一个啐他”

    “爷,您先少操心这个。咱们弘晟、六阿哥、七阿哥要么该入学,要么该启蒙,您这位一家之主,是不是该有个章程了。”

    三福晋很无奈“府里孩子越来越多,除了阿哥,还有咱们女儿,格格们也得读书啊。我听大嫂说,她们府里都是她和大哥亲自给孩子们启蒙,然后寻好老师。还是直接让谙达嬷嬷给孩子启蒙,然后入书房读书。这两条,爷总得选一个罢”

    如今宗室袭爵可不比刚开国那会,现在都是考封,哪怕胤祉将来再有王爵,但除了世子袭爵之外,其他儿子不论嫡庶,都要在18、9岁的时候参加宗人府的考试,翻译、骑射、步射,三项合格方能参与封爵。

    所以阿哥们现在读书,和将来前程有很大关系,哪怕骑射略差些,但读书好,宗室还能科举呢。但胤祉如今静不下心来。

    三福晋等了半盏茶的功夫,也没听见三爷给个答复,她们三爷干脆甩下句话“我去和陈梦雷说说修书的事,孩子们读书的事,再说。”说完就跑了。

    好家伙,三福晋啪的一声将儿子的窗课本子拍在桌子上,不知道的还以为她们三爷打算和陈先生过日子去了

    直郡王在乾清宫为废太子仗义执言的消息很快传遍了京城,有人叹服、有人笑话他傻,而纯王富尔祜伦和大额驸班第干脆亲自去了直王府,却很快离开,对外只说,直郡王初衷不改。

    这下看热闹的人更多了,不少人都抱着“等着看直郡王被皇上降爵严惩”的心态,等着看笑话。

    “真是上了年纪,心思愈发深了。”说话的人正是明珠,他老人家如今须发皆白,正在给去世的夫人抄写经书。此时听说这件事,放下笔对孙子富格道,“你这位表舅啊,如今不需要什么幕僚,他真是精透了。”

    “孙儿也这么想,谁觉得王爷傻,那才是真傻。”富格笑道“玛法许是不知道,皇上让王爷回府自省,转手将问话废太子的事交给了四贝勒和八贝勒,听说还让八贝勒参与审讯废太子余党。”

    “好事。”

    明珠笑道“废太子是皇上亲立的太子,他这回发脾气,恨不能把二阿哥踩进烂泥里。可皇上说他谨慎也好,说他爱犹豫也好,回过神他仔细想这件事,谁把废太子踩进烂泥里,谁在皇上心里就是彻头彻尾的不忠不孝之辈。”

    “而现在,王爷和这桩麻烦事,总算彻底没了干系。”富格道“我阿玛也说,如今在皇上心里,王爷就是直言敢谏的忠臣孝子。”

    各人有各人的看法,但围观的、等待的,都要看干活人的进度。胤禛和胤禩搭班的头个月,兄弟俩就闹得非常不愉快,同时也引起了康熙的警觉。网,网,大家记得收藏或牢记,报错章求书找书和书友聊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