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23. 表小姐8 另一厢,陆文珠跟秦氏回……

作品:《菟丝花女配(快穿)

    正文君这个小可爱正在梳妆打扮, 您可以用强大的购买率把ta砸出  在杏花村待了这么多年,两人也各自有些熟人,在镇口下了牛车, 约定好在镇上的在茶寮前碰面,两人就各奔东西, 找自己熟悉的人打听去了。

    阮母负责全家上下的采购,跟一条街上的商贩都很是熟悉,问陈氏香料铺近来发生的事情正合适。而阮父跟镇上的木材店老板有些交情,人经常跑府城, 或许知道些陈家的消息。

    阮母打听来的消息跟之前听说的一致,故而很快就到了茶摊, 而阮父用的时间则久了一些。

    木材店的老板姓林, 阮父通常会喊一声老林, 两人认识了几十年, 然后偶尔还会帮店里打一些家具,此时问起话来也少了几分顾忌。

    ”怎么想起打听陈家了“

    ”听说他们新换了一个东家,这不,前些日子我家那闺女帮了个小忙,就说请我家闺女去做工, 我寻思着打听打听。“

    ”你家不就一个姑娘吗,我记得前两年才出了门子。“

    ”唉, 是。不提了,前些日子归家,待了好一阵。她娘不想她来,我呢,也不指望她赚钱,但来镇上换个环境也好。“

    ”那倒也是, “老林没有挖人伤疤的意思,”这陈家啊,我知道的也不多,只偶尔寻到好的香木会送过去。“

    ”你且说说。“

    ”陈家啊,陈家早几代也是从咱们镇上出去的,就东边那间铺子,还是祖产呢。“老林努努嘴,有点羡慕。

    ”不过那都是老一辈的事情了,这一代陈家主我只见过一面,陈家的事倒隐约听过一耳朵,我就随便说说,你也就随便听听。”老林嘴上说着,手中的动作不停。

    阮父见状也不闲着,帮着打磨起旁边的一块木头。

    ”现任的陈夫人是续弦,生了一个儿子,也就是来咱们镇上的陈二少爷。大少爷呢,是原配生的。陈老爷虽然续娶了,但还是挂念着前头的原配,对大儿子就偏疼了些。手里好些铺子呀,都交给了老大,那这继室和二儿子可不得闹,闹着闹着,就得了镇上这家铺子,说是练手。”

    “练手,这穷乡僻壤的”阮父有些不相信。

    “嗐,咱们哪懂那些大户人家是怎么想的,难道那么大家业还不如两个儿子分的。总之啊,就是这老二来镇上了,来的第一天呢就把那些老伙计全换掉了,也不是个好对付的。“

    阮父似懂非懂,只觉得这些离他太过遥远,但想到乡下人家分家,为了一亩三分地也得争的头破血流,又觉得可以理解了。

    “听说是那些伙计不老实”

    “那肯定的呀,就没见府城的人来查过账。”老林振振有词,随机贼兮兮地道“就看以后谁技高一筹。”

    “那依你看我家闺女去有没有什么妨碍”

    “这能有什么妨碍。”老林满不在意道,”孩子老实做活,不偷不抢的。要是在府城吧,你担心这也没错,可这么个小镇能翻出什么浪花来。“

    阮父若有所思点点头,手中的动作停下,”行,今儿个谢谢您嘞,改明儿有空请你喝酒。“

    ”客气啥,我这有批货赶不出来,你要是能帮忙,换我请你喝一杯。“

    ”今天不行,我家那口子也来了,估计正等着我呢。“

    ”那你先走吧,我不留你,过两天有空来也行。“

    ”好嘞。”阮父转身就要走,袖子却被人拽住。

    “悄悄跟你说一句,那陈家似乎又请了两个制香师傅来,你家闺女要是能跟在后面,学个一手半手,以后半辈子都不愁了。”

    这话老林是特地贴在老伙计耳边说的,毕竟偷学人家吃饭的手艺怎么都不厚道。

    “这么吃香”

    “可不,安平镇太小了,去府城你就知道,这种香师傅有多吃香。”

    出了木材店,阮父方才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似乎,女儿不亏呀。

    急走几步到了茶摊,阮母果然早已到了,面前的茶壶都空了半截。

    “怎么样”给人倒了杯水,阮母问道。

    “你先说说。”阮父囫囵灌下一口水。

    ”跟闺女说的一样,新搬来的,做生意跟以往一样,没什么太大动静,也没听说有什么不好的。“

    ”哦,我这也差不多,不过啊,老林那意思,制香师傅可是香饽饽。“

    ”这么说,咱闺女还赚了。”

    阮父煞有介事的点点头。

    “那咱就让闺女来”

    阮父继续点头。

    阮母笑他,“是不是就只会点头了时间不早,回吧。”

    去镇上的事就这么定了下来,随即更多的问题涌现出来。

    譬如要不要在镇上住、怎么往返、吃喝怎么解决,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若是有钱,阮柔想直接搬家到镇上,奈何两袖空空,只能等以后再说。

    最后一家三口坐在一起商量,还是决定阮柔先住在家里,每天请金大爷多跑两趟,早晚跟牛车一起走,虽然麻烦了些,可至少安全。

    住的问题解决了,吃自然也好解决。早晚都可以在家吃,中午那一顿铺子里应该会。

    眼看着事情商量的差不多,阮母又提出新做两身衣裳,她连忙拒绝。

    她一直穿的原主衣裳,因为保养的精细并不显破旧,她也没那么高的要求。

    “娘,新衣服等我领了工钱再给自己做好不好。”

    “嗳。”阮母听了不仅没有生气,反而开心地应和,“你去了镇上一切小心,多做事少说话,知道不。”

    “知道的。爹娘,等我以后赚到了银子,咱们一家就去镇上住。”

    ”那可不行,田地都在乡下呢,去了镇上吃什么喝什么。“

    ”那我就也给你们开一间小铺子,娘可以在前面卖些杂货之类的,爹就在后院做木工。“

    “嗯,好。”其实一向并不多话的阮父开口应承,阮母遂也不说话了。

    这件事虽然没有大张旗鼓的对外宣传,这当然真去了镇上也是瞒不住的。

    阮母索性也就没想瞒,做出一幅高高兴兴送女儿去镇上的模样。

    就有那多嘴的妇人问”阮老二家的,你闺女怎么能去镇上呢“她是真不解,一个守寡归家的姑娘不好好在家里呆着,赶紧找个人再嫁了,竟然还会跑去镇上做工。

    别看阮母在同意之前各种说道、嘀嘀咕咕的,确定之后却是力挺女儿,“去镇上怎么了,我闺女孝顺,不想在家里吃我和她爹的,还说以后要接我和她爹去镇上呢。”

    瞧着美滋滋的,一旁的妇人却只觉得她在做梦,撇撇嘴,心中十分不屑,嘴上却还虚伪地客套着“那你们两口子有福了。”

    “可不。”

    怼跑了围观不看好的妇人,阮母回到家脸色就挂了下来。

    “都什么人啊,就看不到人好。”

    阮父好笑道“你也知道啊,还特意跑出去跟人说。”

    “那我不说他们以后知道了,不说的更厉害。”阮母心中却有自己的一杆秤,“咱闺女堂堂正正去镇上做工,碍着她们什么了,要是看不惯也把闺女儿子送去啊,也得有人要才行。”

    阮柔见着她态度变化如此之快,只觉得心里酸酸胀胀的,“娘,你真好。”

    “好什么呀,你少让我操点心,我能更好。”阮母是典型的吃软不吃硬,几句好话下来,她就乐的找不着北了。

    为表郑重,阮母还特意去割了一斤肉,晚上一股脑做了一大盆红烧肉。

    “喏,多吃点。”天热,肉压根放不住,她索性使劲往几个人的碗里加,直到四个人的碗里都垒得高高的,连白花花的大米饭都被浸润上了晶莹的色泽。

    “多吃点,干活很累的。”

    阮柔看着碗里油汪汪的红烧肉,心里下意识觉得太油腻了,“娘,我给你分两块吧。”

    “不用,我有。你在家呆着慢慢吃,我和你爹出去逛一逛。”说着眼神示意阮父跟她一起走,小石头也机敏地跟上,连嘴唇都染上了一股酱香。

    阮柔想了想,最终还是没有动。她习惯在桌上正正经经的吃饭,乡下人家却不在意这些,经常捧着个碗,就在门檐下、村口的大树下,成群边吃边聊。

    三人这一去就是好久,寻常阮柔吃饭是一家四口中最慢的一个,这次却直到她吃完了饭、洗好了碗筷,人却依旧没有回来。

    直到接近晚上七点,三人才晃晃悠悠回来,面上笑容满满。

    ”干什么去了“阮柔心中好奇,揪住走路也不老实的小石头问道。

    ”嘿嘿,“小石头的笑莫名带着几分奸诈,”我们去村口大树下吃饭,那红烧肉可把他们馋坏了,好几个小伙伴跟我要,我都没给呢。“

    阮柔失笑,这才明白,阮母是去证明给人看,家里过得很好了。

    ”姐,你不用担心。等我以后长大了负责赚钱养家,你就待在家里,哪里也不用去。“

    ”娘也是这么说的“

    ”不,娘要说你以后一定有大出息,能让家里天天吃肉。“

    看着已经晃晃悠悠进屋的阮父阮母,阮柔心中想,会的,一定都会的。

    阮柔拿她没办法,帮忙端着饭菜上桌,一家人都有些饿了,索性边吃边说。

    ”今天第一天,感觉怎么样“阮父问道。

    ”还行,我学了很多东西,等多学一阵子,我就也能自己制香了,就是不识字有点麻烦,我还得想想办法。“

    ”噢,要认字啊。“阮母有些怔愣,”怎么学个手艺还要认字了呢。“

    ”正常啊,像我,一个木匠,天天就跟一堆木头打交道,可不也得认识几个常用字,不然怎么给人刻上去。“

    ”那倒也是。“阮母若有所思,”你要认识的字多吗,我想想办法。“

    ”不用,等有空我先找书局买本三字经,凑合着认认字,要是有不懂的,在店里也能问,又不是做学问。“

    ”那哪行啊,你这孩子办事怎么不着急呢买,明天就去买“

    ”行。“阮柔满口答应。

    阮母顿时高兴起来,”这才对嘛。你身上还有钱吗,要是不够我给你拿点儿。“

    ”有的,不用你麻烦。“

    唉,你说咱村也没个正经的读书人,要不然还能请人来给你教教。“阮母有些惋惜。

    ”对了,娘,今天我们东家送了我一些纸笔,我看有不少,等我把三字经认全了,顺带教教小石头。“

    ”嗨,小石头,听见没,还不快谢谢你。还不快谢谢你姐。“

    ”姐,谢谢你,我一定好好学。“

    ”不用有负担,你都是顺带着的。不过多识字对你自己也有好处,不知将来是跟着爹做木匠还是去镇上当个伙计都是好的。“

    ”嗯。“小石头重重点了点头,他也不是不知好歹的人,当然知道他们都是为了自己好。

    或许是因着小石头这一茬,阮母最后还是塞给了她一两银子。

    ”娘,真不用,我有钱。“她指的是她的嫁妆银子,压根就没有动用过,一直好好的存着。

    ”我知道,但你的银子你就好好收着。“阮母语重心长,”爹娘年纪大了,小石头眼看着到了娶妻生子的年纪,我们也给不了你什么了,所以啊,你那笔银子就好好收着,不要动。

    娘知道你最近都不想嫁人,可不管嫁不嫁,都得手头有银子才安生。“

    ”嗯,娘,你真好。“

    ”都多大了,还撒娇。“

    ”多大我都是娘的闺女。“

    ”是是是。不过你在外面可不许这样,你是小辈、也是学徒,跟着人学手艺,对师傅、掌柜的都客气点儿。“

    ”知道了,娘。“

    ”行,时间不早了,你抓紧休息,明天还得赶早呢。“

    阮柔安然合眼,回忆着今日学习到知识,不知不觉中睡着。

    主屋,阮母也在嘀咕,”看着状态还不错。“

    ”人啊,有了奔头,这日子就差不了。“

    ”你说也是,幸好在周家没留下个孩子,不然日子还不知道怎么过呢。“

    阮父闻言奇怪地看着她,“怎么突然改口了,之前你不是还说,要是有个孩子就好了吗。”

    “我那不是不知道周家的情况嘛,你说慧娘也是,受了委屈也不知道回来跟我们说。”

    “过去的都过去了,咱们跟周家以后也没有关系,他们再发生什么,你不去看、更不要管。”

    ”说的倒是轻巧,敢情你不用出去面对那些糟婆子。”阮母仍在小声嘀咕。

    翌日,阮柔照常去镇上,午休的功夫去隔条街的书局买了本三字经。

    周二伯的杂货铺就在同一条街上,也不知是巧还是不巧,就进门出门一会儿的功夫,愣是被他给看见了。

    “侄媳妇,买书给你弟弟开蒙吗”

    周二伯笑呵呵的,一幅慈和的模样。

    “不是,帮人买的。”扔下句话,她径自离开,周家其他人跟她此次任务没什么关系,她也懒得应付。

    “你这孩子,跑什么啊。”

    等人离开,周二伯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

    这前侄媳妇走的方向往东边,可不像回村,难道也来镇上了。

    人嘛,总有几分好奇心,尤其对方是自己认识的人时,他从袖子里掏出一枚铜板,招手喊隔壁饭馆后巷的一个小乞丐。

    “给我去看看那个姑娘去哪里了,回来这就是你的。”

    一文钱都能买一个白面的素包子,小乞丐当即拍着胸脯答应,“放心交给我。”说着尾随上去。

    街上人来人往,无家可归的小乞丐也有不少,阮柔一路急行,并未察觉到什么异常。

    等回到陈氏香料铺,她进门的时候,眼角余光瞄到一个人影鬼鬼祟祟地跟着自己,待再去细瞧,却发现人就跟泥鳅一般钻进人群中瞬间不见了。

    大概猜到是怎么回事,她也懒得去追究,只是周家那边届时少不了风言风语,阮父阮母估计又要为此发愁了。

    将这些乱七八糟的抛在了脑后,阮柔在学习制香之余,也抽空跟着其他人学起了认字。

    她本就有着读书的底子,此时只是略微做做样子,偶尔问人家一两遍,便彻底记住了。

    读书方面是如此,制香更是不差。

    凭借着灵敏的嗅觉,她总是能在众多香料的配比中,选出香味最合时宜的一种或几种,梨师傅多次夸奖她就是天生干这一行的,就连原先老是板着脸的杜师傅,在几次三番她不动声色的帮助之后,也缓和了脸色。

    有一次阮柔偷偷听到他跟孙子叹气,说他学了这么多年,最后搞不好要被一个小丫头片子赶超了去。

    她姑且就当这话是夸奖吧。

    香料的学习繁杂而精深,尤其经常要接触各种香料,几次下来,身上就会染上各种复杂的味道,不仅难闻,而且严重影响她的嗅觉发挥。

    无法,后来只得又在后院中腾出一间客房,供她暂时洗漱,后来为着读书认字又添了一对桌椅,放置了几件几身衣裳,若不是阮父阮母一直不放心,她觉得自己都可以住在这里了。

    一个半月后,阮柔终于对外表现出自己能熟读三字经。

    三字经全文合计一千一百四十五字,一个半月能熟读算不上天才之列,可对于一个先前全然不识字的人来说,已经算得上聪慧。

    “你是耽误了。”陈问舟深有同感,他自己在家闷头读了多年的书,四书五经之类的都可以说非常熟悉,却不得发挥,此刻颇有些惺惺相惜的味道。

    ”那你呢,读了那么多年的书,为什么最后也不读了“

    ”因为读了也没有用啊。“陈问舟苦笑,以为她不知道遂解释道,”商人之后三代之内不得参加科举。“

    不能科举为官,读再多的书也只能是无聊打发时间。可人穿衣吃饭总要钱,他便不得不争。

    至于为什么明知不能考科举,还要在后院读那么多的书,只能说涉及陈家的后院争斗,不好摆在明面上说了。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